备受期待的《湖北省“十四五”铁路发展规划》终于正式出炉了
近日,湖北发改委正式印发《湖北省“十四五”铁路发展规划》。由于十三五时期,湖北的铁路建设滞后于周边省份,因此这份新的规划既是对未来5年目标的确定,也是对未来15年的一次大展望,其目的就是推动湖北铁路大发展,建成“祖国的立交桥”。
这份规划也提出了具体目标,要实现“市市通高铁、县县通铁路”。尤其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武汉,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襄阳、宜昌,要实现与周边城市1小时通行圈。
规划还提出到2025年,全省的高铁总里程要达到3000公里,其中时速350公里的占比要达70%;到2035年,高铁里程近5000公里,时速350公里的占比要达85%。
湖北目前已经建成的真正意义上的350公里的高铁只有京广高铁和汉十高铁,其余的武冈、武黄、武孝等城际铁路均按照200公里的标准建设的,还有已经通车的汉宜铁路,也是时速200的标准。
在建的350时速的高铁还有黄黄高铁、荆荆高铁、郑万高铁及联络线等。在最新的全国高铁里程排名中,湖北排在十名开外,这跟湖北的经济总量、区位优势是不相匹配的。因此十四五时期,应是湖北高铁建设的关键期。
但是高铁审批难度大、建造成本高,湖北共有13个地级市,在新一轮发布的铁路规划中,哪些地市会得到倾斜,哪些地市称为大赢家呢?
呼南高铁一波三折,新规划发布,宜昌再度胜出
要提起呼南高铁,尤其是襄阳至常德段,全国恐怕没有几条比这条的规划过程更曲折的吧!在这其中大致经历了三次较大的起伏:
第一次、2017启动预可研,宜昌完胜,荆州沉默。呼南高铁是十三五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中的一条纵向通道,湖北确定的节点城市只有襄阳,湖南是常德。
原本襄常段并未纳入十三五规划,但是在2017年提前启动了预可研,并推荐了襄阳-荆门-宜昌-石门-常德方案,荆州安全被排除在外。这一阶段是宜昌完胜,荆州则完全沉默。
第二次、2018年-2020年。沿江高铁提前启动,襄常高铁被暂缓,国铁支持荆州方案,湖北也有所松动。在2019年更是将襄荆荆常列入了湖北一芯两带三区的实施意见中,这是荆常第一次出现在省级规划中。2018年湖北支持荆州启动了李埠长江大桥的前期工作,是荆常铁路的过江通道。
第三次、2020-2022年,峰回路转,宜昌再次胜出。从2020年开始,国铁和湖北都发生较大的人事变动,宜昌又扳了回来,湖北支持呼南高铁维持原方案,并在十四五铁路规划中正式公开。
至此,呼南高铁以宜昌再度胜出而结束,宜昌也成为湖北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的赢家之一。
同属鄂西的恩施和十堰,多条线路进入研究规划,成为大赢家
鄂西是湖北的山区,但是鄂西与陕西、重庆等地接壤,跨省通道的必经之地。十堰市是武汉至西安通道的重要节点,汉十高铁已经建成,西安至十堰高铁即将全面开工。
除了这一条之外,湖北还把十堰-襄阳-随州-信阳的合康高铁方案纳入了新的规划中,而且还是全线采用新线的方案。汉十是福银高铁的组成部分,也就是纵向通道;但合康是东西的横向通道,而且是沟通长三角地区的。
不仅如此,湖北还规划了十堰至南阳铁路,对接河南提出的南信合铁路,但是这一条也是合康高铁的竞争线路之一。同时十堰至宜昌铁路明确为高铁,实现十堰南北向铁路的目标。
按照此规划,十堰拥有西安、安康、宜昌、南阳、襄阳的5向铁路,成为湖北的铁路枢纽之一。
恩施境内原有有宜万铁路、黔张常铁路,新规划的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也经过恩施,并列入了十四五开工项目。除此之外,湖北还将研究安恩张铁路,并明确表示将提升为高铁,还有恩施至遵义铁路。
按照此规划,恩施将拥有重庆、宜昌、安康、遵义、张家界的5向铁路,成为湖北铁路枢纽之一。
当然此次的分析集中在鄂西地区,也是湖北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重点覆盖的地区,宜昌、十堰、恩施三地的铁路网规划都较为齐备,但是要论最大的赢家当然还是宜昌市,因为宜昌定位是全国性枢纽,宜昌北站的规模为9台20线,还配套了动车所。